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馆概况 > 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

岭南画派纪念馆是收藏和陈列岭南画派作品的专门机构。位于广州美术学院内,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1987年12月3日奠基,并于1991年6月8日建成开馆。
  纪念馆的设计者是岭南建筑名家莫伯治和何镜堂。在设计纪念馆时,他们将岭南画派在艺术上反对临摹仿古,注重写生并吸收一些外来画法的特点,运用欧洲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语言来表达。它同时又融入了传统岭南建筑常用的手法,是一幢构思独特的建筑创作。
  馆整体以白色为基调,欧洲宫廷式设计。它由居中的主馆及位于东侧的招待所两部分组成,各抱地势,沿方塘而筑,构成方塘水院,富有岭南庭院画意。主馆中两层高的门廊和招待所的楼梯间造型均采用富于动感的雕塑感的体型,一侧临水而筑,有“临溪越地”的意境,另一侧倚楼而建,高低相望,抒发两者之间的顾盼之情。主馆外部轮廓是流畅的曲线、壳体及壁面构图组成的有机整体。开始是一对弧形的梯级,旋转而上,接为陡峭而扭转的螺旋门廊壳体,再是构图抽象的峭壁墙面。其中,其如火焰似城堡式的门亭典雅别致,寄寓了岭南画派折衷中外、不拘一格的精神;南北高墙上方两棵浮雕式参天大树象征岭南画派根深叶茂。一系列的建筑艺术语言虚实交替,起伏跌宕,非常丰富活泼。
  展馆的空间参观路线、交通的处理,按馆功能考虑。底层是办公和展品整理用房,分别设收藏部、研究部、创作部、展览部;二、三楼为展厅;四层为岭南画派历史和作品基本陈列厅。其中,展厅采用屋顶光棚采光,构成通透明澈的室内有机空间,北面都为封闭式大壁面,既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浮雕轮廓,又争取了更多的挂画壁面。建筑从具象到抽象的构思,体型、空间、构造以至构图的处理,达到形神相同。现代展厅功能与岭南文化糅合在一起,表达了岭南画派的文化内涵实质。其设计荣获1993年度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建筑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未进美院大门,在校外就可见到领南画派纪念馆建筑的一角:那是在美院高墙内,绿树红花掩映之间的一抹洁白。走进校内,沿着林荫小路略行一段,转过一个弯,整栋建筑便赫然在眼前。绕过半方浮着荷叶,安静的池塘,便到了主馆正面。沿着旋转阶梯拾步而上,与建筑的距离也渐拉近。别致的门亭,精致的墙体贴花,肯定会引起你的注意。通过边界曲线设计的大门,进内便是宽敞的大厅。大厅左右两边分别摆放着高奇峰先生和陈树人先生的塑像,正中间,几级楼梯之上立着高剑父先生的塑像。塑像真人般大小,静谧地陪伴着纪念馆的春夏秋冬。再顺着楼梯而上就是天窗采光的展厅。在这里曾举办过不少海内外华人与国际友人的作品展,如新加坡华裔摄影家《蔡斯民留真影展》,法国摄影家让路.西埃夫《似水流年摄影回顾展》、美籍画家《周千秋、梁粲缨书诗画展》、日本《相原雨雪书法艺术展》等。这些展览的举办,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对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更新至2017年11月29日)